首页 > 全国展会 > 提升物流整体产出,从认识自身管理短板开始全国展会 |
|
|
提升物流整体产出,从认识自身管理短板开始 |
|
来自:临沂物流专线网 发布日期:2017/6/15 |
|
|
核心提示:提升物流整体产出,从认识自身管理短板开始 |
|
|
持续增强物流最弱环节,是提升物流企业整体效能最直接办法!
瓶颈优先原则,是指企业需要将资源优先分配给系统最弱环节(瓶颈),确保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,而不是简单的搞平均主义,或者继续增强优势环节。当然,企业系统中的最薄弱环节(瓶颈)不是一成不变的,你解决了最弱,次弱就会变成最弱,企业需要持续不断的给瓶颈松绑,不断提高系统产出。
提到瓶颈优先原则,就不得不说TOC理论,TOC理论的创立者是艾利·高德拉特博士。TOC理论在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对企业管理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。TOC理论是对企业系统进行整体优化的方法。TOC理论对系统有一整套的评估方法和衡量指标。
TOC理论中的瓶颈定义
企业系统在组织有效产出活动的过程中,需要投入各种各样的资源。在TOC理论中,瓶颈也叫瓶颈资源,凡是产能等于或少于它的需求的都叫瓶颈资源;反之,产能大于需求的资源都叫非瓶颈资源。
例如汽车装配的生产线,按订单需求和生产计划要每月生产1万辆汽车,但是生产线一个月的产能最多只能生产9000辆,那么生产线就是瓶颈。如果生产线一个月的产能可以生产12000辆汽车,而由于某个零件生产工厂每月的产能只够供应9000辆汽车,那么这个零件的生产工厂就是瓶颈。瓶颈是相对的,评价瓶颈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。
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来看,如果某个环节的产能资源等于或少于需求,这个环节就是瓶颈环节。业务流程的上下游环节有密切的关联,一旦某个环节出现瓶颈,将会影响其他环节。
处理瓶颈的五个核心步骤
企业系统中一般都会存在瓶颈,TOC理论提出了处理瓶颈的五个核心步骤:发现瓶颈;挖掘瓶颈的潜力;迁就瓶颈;给瓶颈松绑;寻找新的瓶颈。
发现瓶颈
管理者如何发现瓶颈?当企业系统有瓶颈存在时,会表现出什么症状?在生产领域,当存在瓶颈时,会出现库存积压、延迟交货、运营费用激增等症状。管理者需要通对这些症状的分析去找到真正的瓶颈所在。瓶颈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,在一定的经营目标下,才能准确地描述瓶颈。而目标,通常是指提高有效产出、降低库存、降低营运费用。
挖掘瓶颈的潜力
瓶颈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,通常是因为传统的运行机制使得瓶颈资源无法满负荷地运转。瓶颈环节的产能决定了系统有效产出的产能,挖尽瓶颈资源的潜力,使得企业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产能,从而提高系统的有效产出量。挖尽瓶颈的潜力,可以采取轮班制,以保证瓶颈资源24小时正常运转。例如,工厂中的某车床是瓶颈资源,那么应该使这台车床能够24小时连续运转,安排3个8小时的上班时间和三批工人来操作这台车床。
迁就瓶颈
迁就瓶颈,就是其他非瓶颈资源的使用以及非瓶颈环节的生产,需要根据瓶颈环节的产能情况来确定非瓶颈环节的产出量。因为在系统中,非瓶颈环节与瓶颈环节存在某种依存关系,比如是流量1:1的上下环节关系;或是1:3的并行匹配关系。如果非瓶颈环节的流量过大,则势必造成瓶颈环节无法消化,造成半成品的积压。因此,在系统中,非瓶颈环节需要迁就瓶颈环节。
给瓶颈松绑
在挖尽瓶颈的潜能之后,如果还不能满足有效产出的需要,那么就必须给瓶颈松绑。所谓给瓶颈松绑,就是增加瓶颈资源,使得瓶颈的产能不再成为瓶颈。也就是使得原先是瓶颈资源的产能增加到大于它的需求。把系统的生产流程看做一条链,瓶颈就是这条链中最薄弱的一环。给瓶颈松绑,就是巩固和加强最薄弱的一环,使得它不再薄弱。
寻找新的瓶颈
给瓶颈松绑后,虽然系统的整体产能提高了,但随着对有效产出的需求增加,瓶颈将转移到其他环节。意思就是,给瓶颈松绑后,各环节的产能大小需要重新排序,并随着销售订单和需求量的增长,产能小于需求的环节就是瓶颈。因此,需要重新寻找系统中的瓶颈。
处理瓶颈的九条原则
1、平衡流量与市场需求,而不是平衡产能与市场需求
在企业经营中,最好是企业系统的产品输出刚好适应市场需求,而不是使系统的产能(系统可以输出的最大产量)等于市场需求。因为市场需求是企业系统无法控制的;而产能是企业系统的特性,改变产能就是在改变系统。只要企业系统不变,企业系统的产能就不变。
平衡流量与市场需求,就是依据市场需求来调节企业系统的有效产出,调节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的流量。平衡产能与市场需求,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增加设备、劳动力,或者根据市场需求的减少来减少设备、裁员。但是,市场需求是频繁波动的,通过调节产能来与市场需求相等是不科学的。因为产能的调整意味着是对系统的调整,频繁的产能调整是行不通的。比如,不可能这个月的订单数量增加就扩招人手,下个月的订单减少就裁员。
2、瓶颈主导有效产出和库存数量
瓶颈环节,好比流程上的一个关卡,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,能通过多少流量,是有边界的。由于瓶颈环节与其他非瓶颈环节的依存关系,企业系统的有效产出是由瓶颈主导的。瓶颈就好比水桶的那条最短的木板,它决定水桶能装多少水。
某产品由半成品B和零件C按1:1的比例组装而成,但零件C是半成品A经过瓶颈环节的加工而形成的,每一个框代表一个环节,框的大小代表产能和流量。由于瓶颈环节不能够处理A环节输出的所有流量,瓶颈环节就会积压很多A半成品的库存。在组装环节,由于半成品B和零件C是1:1的依存关系,所以能够有效组装的产品数量是由C零件的流量决定,也就是由瓶颈环节决定,同时,组装环节也会积压很多B半成品的库存。
3、通过瓶颈来控制通过系统和进入市场的流量
前面提到有效产出量是由瓶颈决定。那么,自然需要通过控制瓶颈来控制系统产出。如图12-2所示,根据瓶颈环节调整输入的流量,使得半成品A、半成品B的流量是1:1的关系,且不超出瓶颈环节的处理能力。进而使得半成品B与零件C是1:1的关系,恰好符合组装环节的要求。这样一来,就使得瓶颈环节和组装环节都没有库存积压,通过瓶颈环节的流量控制输出环节的有效产出量。
4、分清启动资源和有效利用资源
启动资源泛指系统在进行生产,各个环节在投入资源进行作业。而有效利用资源,是指根据有效产出的要求来启动系统的生产,根据流量要求来利用各个环节的资源。图12-1与图12-2的区别是,图12-1有多少产能就输入多少流量,而图12-2是根据瓶颈的处理能力来决定输入系统的流量。
5、瓶颈的单位时间产能决定系统的单位时间产能
系统中并非所有的流量都通过瓶颈,但都与瓶颈环节存在依存关系。如图12-1中,零件C和半成品A是上下游的依存关系,只有通过环节A,通过瓶颈环节之后才会有C环节的零件C的输出。但零件C与半成品B是1:1的依存关系,生产半成品B的产能再大,没有零件C的匹配,多余的半成品B不仅没有对系统的最终有效产出做出贡献,反而会导致系统中产生多余的库存。
6、非瓶颈的效率提高对提高有效产出没有作用
因为系统的产能是由瓶颈环节的产能决定的,进而系统的效率是由瓶颈环节的效率决定的。在瓶颈环节的效率没有提高的前提下,非瓶颈环节的效率提高对系统的效率提高没有任何作用,对提高系统的有效产出也没有作用。
7、调整不同批量的加工次序
多数生产线是可以生产2种以上的同类产品,而具体生产何种产品则是根据销售订单的要求而定。因此供应于生产线上的原材料就会有不同类型的批次。不同订单要求的交货期不同,不同订单的数量规模不同,如何组织好物料的批次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,又不影响订单的按时交货,这只有通过合理调整不同批量的加工次序来实现。
8、调整批量规模以保护瓶颈前的缓冲
瓶颈环节的生产时间,一分钟都不能浪费。因此要确保瓶颈环节有充足的物料供应,但是不能造成系统过多的库存积压。供应瓶颈环节的物料库存叫做缓冲,缓冲是指防止瓶颈环节停工而预留的少量库存。但是缓冲需要保护。保护缓冲的通行做法就是根据生产计划的具体情况,调整物料输入系统时的批量规模,进而使瓶颈前的缓冲不受威胁。
9、根据瓶颈产能和订单要求提前制定生产计划
系统应该输出多少产品,这需要由订单来确定。系统能够输出多少产品,这是由系统的瓶颈环节的产能来决定。因此制定生产计划之前,需要比对订单需求和瓶颈产能,如果需求大于瓶颈产能,那么则需要提前对瓶颈进行松绑。如果订单的需求量在瓶颈产能限定的边界内,那么就需要对物料的输入流量和输入的批次次序做好计划。
物流企业系统的瓶颈
系统中凡是产能少于或等于它的需求的资源都叫瓶颈资源。瓶颈的确定是通过产能与订单需求量(订单所要求的有效产出)的比较而判断出来的。在物流企业系统中,可以通过物流服务资源与货物流量的比较来判断系统的瓶颈。
以物流服务资源衡量系统服务产能
物流企业系统的服务产能就是系统能够输出物流服务的能力。例如运输类物流企业的产能就是企业拥有多少运力资源,每天可以完成的运输任务量是多少;仓储类物流企业的产能就是企业拥有的仓储空间是多少。但在综合性的物流企业系统中,并不能够简单地以运力资源或仓储资源来衡量系统的产能。因为系统中的各个部门及各个环节之间存在依存关系。
由前文所述的TOC原理知道,系统的产能是由瓶颈的产能决定的。并且物流企业系统内部的依存关系特点,不简单地等同于生产企业系统内部的依存关系特点。但是物流企业系统的产能,一定是以物流服务资源为基础。
以货物流衡量有效的物流服务输出
生产企业系统的有效产出是以交付给客户多少产品来衡量的。物流企业系统的有效产出,可以称之为有效的物流服务输出,是以交付给收货方的货物量来衡量的。这两者似乎很类似,但并不一样。生产企业系统的有效产出,以产品的数量来衡量;而物流企业系统的有效的物流服务输出,是以货物量为基础,并加上空间和时间维度的指标来衡量。例如,在运输方面,会以吨公里等单位来衡量运输服务的输出量;在仓储方面,通常会以库存量、库存时间、库存周期等指标来衡量仓储服务的输出量。
总之在物流企业系统中,有效的物流服务输出,是以货物为基础的。没有货物就没有物流服务,货物的流向、规模以及货物流动的时空过程就是物流服务。货物流动是一个传递性的过程,当传递到最后一个环节结束时,就实现了物流服务的有效输出。
通过比较物流服务资源与货物量来判断瓶颈
在物流企业系统中,当货物流经过某一个环节时,该环节的物流服务资源不足以疏通货物的流动时,那么这个环节就是瓶颈环节,这个环节所缺的物流服务资源就是瓶颈资源。在瓶颈环节,货物暂停流动,造成货物的积压。例如,快递企业中,当出现爆仓时(件量超过系统的处理能力),分拣中心会积压大量的包裹。
瓶颈的判断是通过物流服务资源与货物量的比较来判定。物流服务资源,表示输出物流服务的能力;货物量则表示物流服务的任务。当某个环节的资源不足以去执行物流服务任务时,那么就是瓶颈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